Hi!

How do you do?

qqgg 的东西增加了

  1. 为什么物理中量纲不同不能运算,比如,我们不能将面积 (m2) 加上一个距离 (m)。可是数学中却可以写出不齐次的多项式,比如 ax2+bx+c,或者 i=0aixi。如果硬是将 2m2 加上 1m,写作 2m2+1m,确实可以这么写,但是几乎无法找到现实中对应的物理量。即使物理中存在的二次函数,如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随初速度和时间的变化:x=v0t+12at2,它的量纲也是正确的,因为 x,v0,a 的量纲不同,“恰好” 互相抵消。可是我们却不能赋予数学中不同次项系数 ai 以不同的量纲……
    不过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要将角度转化为弧度的一种解释了吧,毕竟弧度没有单位,而数学不需要单位

    或许可以写成

    (21)(m2m)

    甚至可以定义他们的运算

    (21)(m2m)+(35)(m2m)=(56)(m2m)

  2. 植食性昆虫和植物抗虫反应是他们共同进化的结果

    如:植物遭到昆虫蚕食后会分泌茉莉酸,启动抗虫反应,分泌杀虫物质,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;而烟粉 shī则能合成 Bt56 蛋白,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,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

    那么,如果放任地球上的生命如此 “共同进化”,会不会导致生物之间耦合过多,愈发臃肿,各个物种之间尔虞我诈,关系层层叠叠,导致地球上的生物作为一个整体,更加不适应宇宙这个大环境?
    就像是神经网络过拟合一样,在训练集上表现很好,但是无法泛化到更加复杂的系统中

  3. 积分是对极小值求和 (1)lrf(x)dx=limni=1nrlnf((1in)l+inr)=limnrlni=1nf((1in)l+inr) 那能不能定义极小值的积? (2)Plrf(x)dx=limni=1nrlnf((1in)l+inr)=limn(rln)ni=1nf((1in)l+inr) 不过没什么实际意义

  4. 随机变换符号的位置是有效的简化手段
    也是构建人脑无法处理的复杂论证过程的简便方式
    ——《微积分的力量》

    生动形象,就像傅里叶变换和小奥解方程一样
    傅里叶变换使我们可以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和运算函数,同时不丢失函数所携带的信息;
    在我们最初理解 “方程” 的时候会用 “天平” 来形容它:两边同时加上相同的量,或将天平两边的量同时翻倍,天平仍然平衡
    他们都通过 “简单” 的符号变换,在人脑能理解的证明过程抽提出 “定理”,以期解决复杂的问题
    解方程时不一定需要思考 “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 (2x+3),等式仍然成立”,而是将他作为一个烂熟于心的定理来使用,这样才能用人脑仍能理解的方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

IMMC……

阅读全文 »

超越无穷大!

其中的一些知识点

基数

我们称一个集合所包含的元素数量为这个集合的基数

则集合 A 的基数可表示为 |A|

集合 A B 大小相等充要条件 |A|=|B|

自然数集

N 表示自然数集N+ 表示正整数集(也可以用 N W 表示)

则有

(3)0=={}N

(4)iN,i+1={j|j<i,jN}={0,,i}N

(5)N+={i|iN,i0}

容易得出

(6)0=1={j|j<1,jN}={0}={}2={j|j<2,jN}={0,1}={,{}}3={j|j<3,jN}={0,1,2}={,{},{,{}}}

(7)N={,{},{,{}},{,{},{,{}}},}

无穷大

在 “数值” 上,我们认为自然数集 N基数 |N|==0

其中 0最小的无穷大,也就是自然数集 N 的基数

无穷大可以作为基数,也可以作为序数,但这并不影响上面的定义

作为基数或是序数的区别在于,无穷在参与运算时遵守的运算规则不同

可以把 “基数” 与 “序数” 看成是无穷运算的两种规则

更 “无穷” 的无穷大

(8)i,jN,j2,i+1=ji

可以看到,i+1 的值与 j 无关,即

(9)i,a,bN,a,b2,ai=bi

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个不符合 “直觉” 的结论:

(10)<2=10=10000000=

很不幸,这是正确的

我们不妨令 (8) 式中的 j=2

则有

(11)0=|N|1=20=2|N|2=21=22|N|3=22=222|N|i+1=2i=222...2|N|(i+1)2

由此可以构造出

(12)i,jN,i<j,i<j

小思考

如果构造一棵拥有 层的二叉树

那么他将拥有 2+11=2 个节点

使用广度优先搜索对其编号,则我们就构建了一个 2 的一一映射

1
2
3
4
5
6
7

0<1 相悖

那么问题出在哪了?

Hexo 中 Markdown 的书写规范

使用 Markdown 编辑器书写完成之后进行的修改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$$  -> \$\$
\\ -> \\\\
{{ -> { {
}} -> } }
_{ -> _ {
\{ -> \\{
\} -> \\}
\scriptsize
\begin{} \begin{}
->
\end{} \end{}

序号后若直接接代码块,如:

1
2
3
1. 
2. ```
scripts
  1.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
    应改为:

    ```markdown
    1.
    2.
    scripts
    1
    3. 

markdown 中自定义做下 - 右上省略号

1
2
3
4
5
6
7
8
$$
\newcommand\iddots{\mathinner{
\kern1mu\raise1pt{.}
\kern2mu\raise4pt{.}
\kern2mu\raise7pt{\Rule{0pt}{7pt}{0pt}.}
\kern1mu
}}
$$

物理作业

比较炮弹的实际弹道与理想抛物线的差异

推导

假设质点只受重力、阻力

重力加速度取 |g|=9.8m/s2 质点质量为 m 空气阻力 f 与速度 v 的关系

(13)f=12CρSv2

v2 的系数 12CρS=k

(14)G=mg

(15){|f|=kv2f|f|=v|v|

阅读全文 »